印度学习中国城市发展的几点反思
发布人: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2015/5/5 15:56:29  浏览次数:2946次
【字体: 字体颜色


反思一:学习中国经济特区建设

因为制度环境的不同,原本在印度官员眼中是“富矿”的经济特区,到了印度却变成各种版本的“政治炸弹” 。印度的土地掌握在私人手中,且所有权错综复杂,这使得征收大片土地建特区极为困难。而印度蓬勃发展的民主体制使得反政府的抗议和示威频繁,如在2007年西孟加拉州警方和示威者发生冲突,事件的起因是政府要征25000亩土地给印尼的三林集团,用于建立一个以化学枢纽为中心的经济特区,结果死伤数十位示威者,数百间房屋被烧毁,在广大舆论压力下,最后政府只好决定将经济特区由原先规划的地点迁到另外一个地方。抗议者并不势单力薄,他们背后常有有权势的政党撑腰。又如2008年左翼阵线政府在选举中下台,是因为他们冒着争议试图收购1000亩土地来建设塔塔汽车工厂。反对党TCP在反对经济特区和土地征地上,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在2011 年选举中获胜(Banerjee,2014)。

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特区模式也日渐显露出其局限性。地方政府彼此激烈开展竞购战,用更优惠的减税政策、廉价的土地和廉价劳动力等来吸引投资;经济特区以历史上未见的规模扩大工厂。如台湾电子企业富士康在深圳龙华工厂运行雇佣工人达43万员工,工人被安置在公司的厂房或是筑有围墙的院子里,以便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控制他们的生活,侵犯劳工权利的问题很普遍。单调的工作、长时间劳动(有时还包括24小时轮班)和差待遇使工人们精疲力竭 (Ngai & Chan, 2012)。 2011 年,富士康企业因其遍布中国工厂内的14个青年员工自杀成为全球头条新闻。


反思二:学习中国基础设施投资

虽然中国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也有许多不可逆转的错误和教训可供印度借鉴。教训其一是在基础设施方面。许多专家认为薄弱的基础设施是妨碍印度城市发展的头号瓶颈,但他们却不知道良好的基础设施往往是经济持续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的确,印度在城市基础设施上投资不足,可一旦经济持续发展,更好的基础设施发展自然会跟上。相反,集中大量资金发展基础设施不仅没有必要,甚至于会妨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印度没有国有企业,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私营部门进行基础设施投资,而当私人投资者接手,就会面临基础设施建设变为牟利机器的危险。这种情况若真发生,基础设施(道路、地铁、桥梁等)的使用将取决于支付能力,而在印度,这将使大多数的穷人被排除在外。海链接(The Sea Link),一条西部孟买富裕地区和机场间的顺畅高速路就是这样一个例子:高速路的建设用于服务商界和中产阶级,至于穷人如何从这基础设施中受益目前尚不清楚。

反思三:学习中国举办大型赛事

中国第二处可供印度吸取的教训是在举办大型活动方面。为2008年奥运会做准备,北京斥巨资在地铁道路、公共绿化及其他设施上。鸟巢,这座早有争议的可容纳90000人、耗资5亿人民币的巨型体育场,现在空空矗立在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中——由于体育场的面积庞大,鲜有活动能将其填满。不远处的水立方是奥运会水上项目的场址,现在仅有一半的面积由一个水上乐园使用着。空荡荡的体育场馆已经成为中国的常景。 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广州同年举办了亚运会,深圳2011 年办大学生运动会……在印度,为了2010年英联邦运动,新德里一系列设施完工后瞬间成为媒体的聚焦点,但46亿美元的投资带给本城及居民的益处仍不明晰。

反思四:学习上海城市更新

印度应该从上海的城市更新中吸取教训。在20世纪,超过一百万的上海居户因旧城改造项目被重新安置,最初发展商会为这些流离失所的居民提供安置房,但随着房地产价格上涨,现房补偿变成了现金补偿,大多数重迁户收到的是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的现金补偿,因此被迫迁居租金较低的远郊(Ren, 2008)。在城市外围,大量的卫星新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最大的可以容纳五十万人口,这些新区的大多数居民是在城内买不起房的工薪阶层。上海的中心区,尤其是前法国租界,已成为同质化很强的跨国精英的“殖民地”,配以精品酒店、高档餐厅、奢侈品门店和展厅,再也没有穷人的立锥之地。作为翻版上海形象努力的一部分,在20世纪中期,孟买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拆迁活动,重置了超过30万贫民窟居民。正如在中国的城中村拆迁那样,强拆并不能消除贫民窟,失去家园的居民只会去寻找另一个城中村和贫民窟并开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