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
发布人: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2015/4/15 14:48:34 浏览次数:2407次
一、当代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的总结
基于对百年来西方城市化历史与理论的回顾,我们认为当代世界城市化发展十五大特点:
1、世界城市化水平呈现加速提高态势,全球性城市体系正在形成。
2、城市化的主流正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形成再城市化的高潮。
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质量提高缓慢,混合型和梯度型发展出现多样化趋势。
4、在世界城市化形成以大城市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下,存在形成世界级的城市区域结构。
5、城市规模及影响范围急剧扩大,城市成为国家地域生产力集中表现形式。
6、首位型城市加速发展,成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聚地。
7、大都市带崛起,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同时形成国家主体经济区。
8、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城市化与低度城市化现象并存。形成不同样态的世界经济产业链。
9、发达国家城市仍不同程度存在各类“城市病”,同时还产生新的“城市病”。
10、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形成全球城市体系多极结构。
11、科学技术和新知识发展对城市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创新成为国际化城市发展必由之路。
12、城市跨区域管理形成新城市格局,国际和国内城市间的区域整合机制正在形成。
13、全球开始掀起建设生态城市的浪潮。循环经济与循环型社会发展模式将成为主角。
14、城乡关系正出现新的结构体系,三地带模式、平衡空间模式等,正取代传统的城郊认识观,城市与乡村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没有传统农民的城市正在全世界出现。
15、现代城市的主要就业群体的概念正由白领阶层向“智识阶层”转化。
二、当代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中国城市化历程真正的启动,实际上源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1980年,国务院批转《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制定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我国才进入推进城市化的社会阶段。随后出现了“建制城市化”或称“表面加速”的特征,即城市数量增长很快,但非农业人口比重仅有缓慢上升。然而西方传统的城市化理论认为,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必要条件,而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儿。西方近代城市化的历史实践表明:城市的建设发展史并不等于城市化的历史,城市化是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而大力发展的。
因此,一般性的城市化理论似乎难以解释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新中国建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这并没有使中国经历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工业社会与城市化过程。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才重新产生整体意义的整合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苏南农村创造出了一种农村工业化的形式———乡镇企业。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对中国的财政税收、出口创汇和GDP总值的贡献超过了1/3。与此同时,中国大部分的大中型城市还依然扮演着政治中心和重工业基地的角色,对农民采取“进镇不进城”的政策。1988年底,甚至还出现了一次全国性“清退城市农民工”的措施。
199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中,提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使得20世纪90年代整体上延续了前10年的城镇化政策。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地方政府对城市的改造实践和对城市化的推进并未按照“十五”计划的设想展开,中国城市化进城的大大加速是始料未及的。
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浦东开发和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成为各地城市化推进的普遍经验,各地普遍启动并呈现活力的是中心城市的都市区规模急速扩张以及与此相应的新产业空间建设。原本滞后的城市化进程,叠加着“补课”型的速度,更加粗犷地展开。故而,21世纪初中国城市的发展面临着5大严峻挑战:(1)对城市发展决策基点及原则的挑战。(2)分析城市、认识城市方法论的挑战。(3)人口大迁移与城市稳定发展的挑战。(4)对现有城市建设与管理方法的挑战。(5)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发展应用的挑战。
当代中国城市化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对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人们经常把某些市场转型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归结为城市化的后果,多城市化的意义及社会问题的产生,在心理上和政策上均准备不足。对此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正确地预测和应对挑战,提出具有超前性和科学性的战略思考。对于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我们认为中国城市化将面对以下12大问题:
1、人口高增长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城市土地与资源的缺乏,城市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关系矛盾将是中国城市化的最大障碍。
2、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力的政策环境不充分,城市总体发展目标与社会需求及历史责任目标有偏差。
3、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低,“拥挤不经济”普遍存在,城市环境与生活优化的矛盾将存续较长时间。
4、城市政府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在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城市管理缺位现象。
5、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着许多负面问题,在整体规划方面不能形成区域间的整合与建构。
6、反城市化思潮及现象仍然存在,在某些领域人们对城市化的认识缺乏科学发展观和基础知识的认知。
7、城市发展模式以规模扩张为主要形式,内部城市化发展滞后,适度紧缩城市的理论不能在现实中发挥作用。
8、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面临一系列制度性障碍,城市间的行政壁垒成为城市群结构发展关系的制约因素。
9、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影响城市化质量和进程,如城市社会犯罪、城市污染、城市就业、城市住房、城市贫困、城市外来人口、城市老龄化、城市家庭问题等。
10、城市化多梯度结构影响社会整体发展与进化。
11、对城市化发展的理论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城市化综合评价体系,城市规划引导不力。
12、城市生态建设缺乏超前运作能力,特别是城市生态与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理论没有广泛应用。
三、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前景与本土化的理论主张
未来10-25年左右的时间将是“中国城市社会来临”的社会整体变迁期,这预示着在这期间中国将有5-6亿左右的农业人口迁入城市,这一巨大变迁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做了一个著名的论断:21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8大前景:(1)城市化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2)多梯度的城乡社会结构与差异仍然存在。(3)大城市数量继续扩大和功能继续提升,中国将有1500个城市。(4)城市带、城市群(圈)发展模式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流。(5)国际性城市逐步出现,并将进入全球城市体系网络。(6)新兴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进程同时推进。(7)集中型城市化与分散型城市化同时推进,中国将进入典型的都市圈发展期,中国可能形成20-30个不同规模的城市群。(8)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同时推进,形成全新的城市社会结构关系与城市生活方式。
在完成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城市化理论重构与城市发展战略”课题中,张鸿雁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南京大学课题组,提出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城市化进行“本土化理论”思考的10大新主张。
我们会在具体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提升:
一是“中国本土化城市形态理论与主张”; 二是“多梯度城市社会发展模式”与分类指导的理论与主张;三是“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的理论与主张;四是“创造适度紧缩城市”的城市化理论与主张”;五是“县域城市化空间整合的理论与主张”;六是“大都市带共同体区域整合与联合统计区的理论主张”;七是“跨区域城市双度城市群空间理论创新与‘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理论与主张”;八是“城市全球化价值链高端介入的理论与主张”;九是“中国城市格局与引导性人口流动的理论与主张”;十是“中国整体城市格局都市圈整合”的理论与主张。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中心)
基于对百年来西方城市化历史与理论的回顾,我们认为当代世界城市化发展十五大特点:
1、世界城市化水平呈现加速提高态势,全球性城市体系正在形成。
2、城市化的主流正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形成再城市化的高潮。
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质量提高缓慢,混合型和梯度型发展出现多样化趋势。
4、在世界城市化形成以大城市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下,存在形成世界级的城市区域结构。
5、城市规模及影响范围急剧扩大,城市成为国家地域生产力集中表现形式。
6、首位型城市加速发展,成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聚地。
7、大都市带崛起,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同时形成国家主体经济区。
8、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城市化与低度城市化现象并存。形成不同样态的世界经济产业链。
9、发达国家城市仍不同程度存在各类“城市病”,同时还产生新的“城市病”。
10、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形成全球城市体系多极结构。
11、科学技术和新知识发展对城市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创新成为国际化城市发展必由之路。
12、城市跨区域管理形成新城市格局,国际和国内城市间的区域整合机制正在形成。
13、全球开始掀起建设生态城市的浪潮。循环经济与循环型社会发展模式将成为主角。
14、城乡关系正出现新的结构体系,三地带模式、平衡空间模式等,正取代传统的城郊认识观,城市与乡村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没有传统农民的城市正在全世界出现。
15、现代城市的主要就业群体的概念正由白领阶层向“智识阶层”转化。
二、当代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中国城市化历程真正的启动,实际上源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1980年,国务院批转《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制定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我国才进入推进城市化的社会阶段。随后出现了“建制城市化”或称“表面加速”的特征,即城市数量增长很快,但非农业人口比重仅有缓慢上升。然而西方传统的城市化理论认为,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必要条件,而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儿。西方近代城市化的历史实践表明:城市的建设发展史并不等于城市化的历史,城市化是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而大力发展的。
因此,一般性的城市化理论似乎难以解释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新中国建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这并没有使中国经历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工业社会与城市化过程。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才重新产生整体意义的整合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苏南农村创造出了一种农村工业化的形式———乡镇企业。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对中国的财政税收、出口创汇和GDP总值的贡献超过了1/3。与此同时,中国大部分的大中型城市还依然扮演着政治中心和重工业基地的角色,对农民采取“进镇不进城”的政策。1988年底,甚至还出现了一次全国性“清退城市农民工”的措施。
199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中,提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使得20世纪90年代整体上延续了前10年的城镇化政策。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地方政府对城市的改造实践和对城市化的推进并未按照“十五”计划的设想展开,中国城市化进城的大大加速是始料未及的。
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浦东开发和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成为各地城市化推进的普遍经验,各地普遍启动并呈现活力的是中心城市的都市区规模急速扩张以及与此相应的新产业空间建设。原本滞后的城市化进程,叠加着“补课”型的速度,更加粗犷地展开。故而,21世纪初中国城市的发展面临着5大严峻挑战:(1)对城市发展决策基点及原则的挑战。(2)分析城市、认识城市方法论的挑战。(3)人口大迁移与城市稳定发展的挑战。(4)对现有城市建设与管理方法的挑战。(5)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发展应用的挑战。
当代中国城市化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对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人们经常把某些市场转型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归结为城市化的后果,多城市化的意义及社会问题的产生,在心理上和政策上均准备不足。对此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正确地预测和应对挑战,提出具有超前性和科学性的战略思考。对于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我们认为中国城市化将面对以下12大问题:
1、人口高增长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城市土地与资源的缺乏,城市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关系矛盾将是中国城市化的最大障碍。
2、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力的政策环境不充分,城市总体发展目标与社会需求及历史责任目标有偏差。
3、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低,“拥挤不经济”普遍存在,城市环境与生活优化的矛盾将存续较长时间。
4、城市政府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在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城市管理缺位现象。
5、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着许多负面问题,在整体规划方面不能形成区域间的整合与建构。
6、反城市化思潮及现象仍然存在,在某些领域人们对城市化的认识缺乏科学发展观和基础知识的认知。
7、城市发展模式以规模扩张为主要形式,内部城市化发展滞后,适度紧缩城市的理论不能在现实中发挥作用。
8、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面临一系列制度性障碍,城市间的行政壁垒成为城市群结构发展关系的制约因素。
9、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影响城市化质量和进程,如城市社会犯罪、城市污染、城市就业、城市住房、城市贫困、城市外来人口、城市老龄化、城市家庭问题等。
10、城市化多梯度结构影响社会整体发展与进化。
11、对城市化发展的理论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城市化综合评价体系,城市规划引导不力。
12、城市生态建设缺乏超前运作能力,特别是城市生态与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理论没有广泛应用。
三、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前景与本土化的理论主张
未来10-25年左右的时间将是“中国城市社会来临”的社会整体变迁期,这预示着在这期间中国将有5-6亿左右的农业人口迁入城市,这一巨大变迁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做了一个著名的论断:21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8大前景:(1)城市化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2)多梯度的城乡社会结构与差异仍然存在。(3)大城市数量继续扩大和功能继续提升,中国将有1500个城市。(4)城市带、城市群(圈)发展模式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流。(5)国际性城市逐步出现,并将进入全球城市体系网络。(6)新兴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进程同时推进。(7)集中型城市化与分散型城市化同时推进,中国将进入典型的都市圈发展期,中国可能形成20-30个不同规模的城市群。(8)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同时推进,形成全新的城市社会结构关系与城市生活方式。
在完成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城市化理论重构与城市发展战略”课题中,张鸿雁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南京大学课题组,提出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城市化进行“本土化理论”思考的10大新主张。
我们会在具体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提升:
一是“中国本土化城市形态理论与主张”; 二是“多梯度城市社会发展模式”与分类指导的理论与主张;三是“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的理论与主张;四是“创造适度紧缩城市”的城市化理论与主张”;五是“县域城市化空间整合的理论与主张”;六是“大都市带共同体区域整合与联合统计区的理论主张”;七是“跨区域城市双度城市群空间理论创新与‘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理论与主张”;八是“城市全球化价值链高端介入的理论与主张”;九是“中国城市格局与引导性人口流动的理论与主张”;十是“中国整体城市格局都市圈整合”的理论与主张。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中心)